Email: service@longhuzhengyi.com

29 Oct

重阳节|九月初九,祖天师、斗姆元君及道教众仙飞升日!持诵宝诰获福无量!

(100) 閱讀

今日是九月初九重阳节,又称登高节、重九节、九月九、晒秋节、茱萸节、菊花节等,是汉族的传统节日。

《易经》中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九月九日,日月并阳,两九相重,故曰重阳,也叫重九且九为阳之至尊,数之极致,是驱邪荡秽、扶阳固本、九转祈愿的重要时节。

重阳节的源头,可追溯到先秦之前。《吕氏春秋》之《季秋纪》载:“(九月)命家宰,农事备收,举五种之要。藏帝籍之收于神仓,祗敬必饬。”、“是日也,大飨帝,尝牺牲,告备于天子。”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、祭祖,以谢天帝、祖先恩德的活动。
汉代,《西京杂记》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:“九月九日,佩茱萸,食蓬饵,饮菊花酒,云令人长寿。”

相传自此时起,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。这是受古代道士追求长生,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。

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,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。《荆楚岁时记》云:“九月九日,四民并籍野饮宴。”隋杜公瞻注云:“九月九日宴会,未知起于何代,然自驻至宋未改。”求长寿及饮宴,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。
重阳登高
金秋九月,天高气爽,重阳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、健身祛病的目的。
重阳赏菊
重阳日,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,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,节日举办菊花大会,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。

从三国魏晋以来,重阳聚会饮酒、赏菊赋诗已成时尚。在汉族古俗中,菊花象征长寿。

重阳饮菊花酒
菊花含有养生成分,晋代葛洪《抱朴子》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。重阳佳节饮菊花酒,是中国的传统习俗。菊花酒,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、祛灾祈福的“吉祥酒”。
重阳佩茱萸
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,所以又叫做茱萸节。茱萸入药,可制酒养身祛病。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。茱萸香味浓,有驱虫去湿、逐风邪的作用,并能消积食,治寒热。

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,多灾多难,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。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“辟邪翁”。


九九重阳日,众仙飞升时


在道教,九月初九这天同样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。
九月初九,为祖天师飞升日、斗姆元君圣诞日。还是中坛元帅(太子爷)诞辰、酆都大帝诞辰、九皇大帝诞辰、玄天上帝飞升、重阳帝君飞升、东斗下降、北极下降、东华帝君降现、太上救苦天尊下降、真武飞升、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师正一静应真君、并玉府王真人、右侍赵真人、左卿徐真人同升仙日。

在道教文化中,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是“升天成仙”的最好时间,所以道教传说中多选择九月九日“升天成仙”。

道家认为这一天清气上扬,浊气下沉,地势越高,清气聚集越多,人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。

《太清诸草木方》曰:“九月九日,采菊花与获芬松柏脂丸服之,令人不老。”道家无论是服食丹药,还是苦练修行,其最终的最求是与天地同寿,能长生不老,而长生不老,在世俗世界是无法实现的,只有升上九天,才能与日月同寿,而九月九日重阳节是升天的最好时机。

重阳节的重要习俗“登高”与道教九月九日“升天成仙”也有内在的联系。因此在重阳节成为华夏民族传统节日的时候,这种九九重阳“升天”又直接演变为重阳登高。先人们相信九月九是神仙升天的日子,就选择九月九日登高,意图能像那些得道成仙的神仙一样,这种美好的愿望溯其源头,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企盼。

祖天师飞升日


张道陵天师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升天成仙的。

道经记载,祖天师张道陵“于桓帝永寿二年九月九日,在巴西赤城渠亭山中,太上遗使者持玉册,授正一真人之号”,与之同证仙道的还有玉府王(长)真人、右侍赵(升)真人、左卿徐真人。

众信众于今日虔诚持诵祖天师宝诰,可获道心安宁、天师赐福。
老祖天师宝诰
志心皈命礼。泰玄上相。扶教三天。鹤鸣山上得真传。龙虎玄坛留妙诀。三洞法箓。诸品灵文。一千二百之官军。匡扶正教。二十四品秘箓。普度后人。都功玉印。官服裙履。居都省而常侍上帝。掌三界而度下民。雌雄二剑。诛斩妖精。致雨作晴。轰雷掣电。如是立坛而布化。助国兴邦以安民。功成行满。白日飞升。祖师三天扶教。辅玄体道。大法天师。正一洞玄。显佑真君。六合无穷。高明上帝。大圣降魔护道天尊。

斗姆元君圣诞

斗姆元君的圣诞是农历的九月初九。斗姆元君,又称斗姥、斗母或先天道母。乃元始天尊之先天阴气,托化西竺国中,为周御国王之后妃,号“紫光夫人”。

斗姥元君职司众多,神通广大,道经中盛赞斗姥元君:“能阳能雨能变化,救灾救难救刀兵,祈嗣就生麒麟子,祈名金榜就题名;商贾者,利加增,祈求父母得长生,子孙得荣盛,夫妇寿康宁;万邪自归正,诸恶化为尘。”

道教的朝斗法科,均以斗姆元君为主神,民间尊称为“斗母”。因斗姆元君以能消灾解厄,保命延生也。世人有病,多向斗姥求救。

据《先天神后斗姆元尊大道九皇真经》载,七元九皇是斗姆元君先天一炁相接而生。敬七元者,能使人却死延生;敬九皇者,更令人成仙作佛。若有善男女,先礼七元高真,复礼九皇大圣,其居家住宅,必有甘露下降,醴泉发生,掬而饮之,返老还童,金光罩体。再于九皇位前,一周供养,九载行持,功成行满,跨鹤升空。礼斗善报,有如是者。

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斗姆元君圣诞,九月初一至初九,是九皇大帝圣诞。天下宫观都举行盛大斋醮庆贺圣寿,称之为“九皇会”。若有众生虔诚礼拜斗真,则可以消灾解厄,延年益寿。

斗姆宝诰

志心皈命礼。西天竺国。大智光中。真空妙相法王师。无上玄元天母主。金光烁处。日月潜辉。宝杵旋时。鬼神失色。显灵踪于尘世。卫圣驾于阎浮。众生有难若称名,大士寻声来救苦。大悲大愿。大圣大慈。圣德巨光天后。摩利攴天大圣。圆明道姥天尊。


真武大帝功成果满,得道飞升

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、玄武大帝、佑圣真君玄天上帝、荡魔天尊、玉虚师相、九天荡魔祖师、无量祖师等,全称“祖师北极法主真武佑圣灵应真君玄天上帝”,尊居元和迁校府,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,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。
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武,其身长百尺,披散着头发,金锁甲胄,脚下踏着五色灵龟,按剑而立,眼如电光,身边侍立着龟蛇二将及记录着三界功过善恶的金童玉女。
道经《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》载: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,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之净乐国净乐宫,乃国王之子。净乐国善胜王后梦见自己吞日而孕,怀胎十四个月之后,生下一王子,国王和王后喜爱至极,并将他命名为“太玄”。太玄很小就显露出聪颖的天资,十岁时,便可读各种书籍至过目不忘。国王和王后将其视为掌上明珠,然而,太玄只想修行,且一心向道,并发誓要扫尽天下妖魔。十五岁辞别父母进太和山修练。在绝壁的岩洞里苦修四十二年功成果满,于九月初九的清晨,得道升天。

妈祖飞天成仙

无独有偶,东南沿海各地尊奉的海神妈祖,也是这一天升天。
妈祖,名林默,生前是福建蒲田循洲岛巫女,死后被奉为海神,有“天妃”、“天后”等称号。
传说妈祖就是在重阳节这天升天成仙的。宋太宗雍熙四年秋九月八日,妈祖对家人说:“我爱清静,尘世所不乐居,明天九日是重阳日,我有登高的意愿,预告别期。”

家人却以为重九登高是例行的事,而不知道她是成仙去的。


轩辕皇帝乘龙飞升


黄帝的晚年,发明了鼎。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,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,那条龙有着威武的眼睛和长长的、闪着银光的龙须,整个龙身透着金光,降临时好像带来万匹的金锻,笼罩了整个天空。
轩辕黄帝和大臣都很吃惊,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,眼神变得十分温和,忽然开口对黄帝说:“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中华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,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。”
黄帝一听,点了点头,就跨上龙背,并且对群臣说:“天帝要召见我了,你们多保重,再会了。”金龙戴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,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。群臣没有办法,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黄帝升天而去。

葛仙翁圣诞

农历九月初九也是葛仙翁的圣诞。

葛洪,东晋丹阳人,字稚川,号抱朴子,是葛天师葛玄之侄孙,世称葛仙翁。葛洪一生著作宏富,《抱朴子》有《内篇》二十卷、《外篇》五十卷,《碑颂诗赋》百卷,《军书檄移章表笺记》三十卷,《神仙传》十卷,《隐逸传》十卷;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、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。另有《金匮药方》百卷,《肘后备急方》四卷等。

葛仙翁宝诰
志心皈命礼。天台得道。阁皂成真。昔受东华。复传西蜀。诏命玉京金阙。位登太极仙班。慈怜拯拨于沉沦。恩念普资于苦爽。葛天氏遗风显著。勾漏令丹砂俱存。括苍任游。罗浮乃止。翛玉笥。修理金书。大悲大愿。大圣大慈。太上玉京。东吴太极。左公仙翁。雷霆玄省。天机内相。玉虚紫灵。普化玄静。常道冲应。孚佑真君。垂恩广教。慈悲大帝。度人无量天尊。

 



最近的文章

05 Nov

丙午太岁文哲大将军传

(100) 閱讀

丙午太岁之神,乃明时贤达王缜也。公字文哲,东莞人士,其生平端方,德业昭彰,堪称一代循吏之典范。

閱讀更多
05 Nov

天书云篆:明清天师符兼张恩溥天师所传法符赏析(下)

(100) 閱讀

天师镇水符 拓片 清代 纵112 cm 横51 cm 原碑立于陕西勉县武侯祠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神可通天 元神直捧一封书,一道寒光射太虚。 径达玉京金阙去,玄恩星火下元衢。 呼天叱吒 叱吒望空将令打,不识元神召使者。 天高星远岂能闻,从便之乎并也者。 金光召雷 金光灼灼照雷城,百万雷兵...

閱讀更多
05 Nov

八字为何能“说命”?从性格到财运,它到底能算出哪些人生答案?

(100) 閱讀

 中国文化,从开创以来,一直以来都与命理相关;因为众经之首的《易经》,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就有了,而且它本身就是一部占卜的书。 以此为点,繁衍了诸多不同的数术,大体有:八字、紫微、星命、奇门、六爻、六壬(大小)、风水、面相等等,都从不同侧面探讨了人生命理的知识、文化体系。所以,近来有不少读者来问...

閱讀更多
05 Nov

向神明许愿灵不灵?先看方法对不对!

(100) 閱讀

许愿,是心怀恳切向神明祈求护佑,盼所念之事得偿所愿;还愿,则是心愿实现后,郑重兑现对神明许下的承诺,以报护佑之恩。

閱讀更多
04 Nov

六十甲子神(太岁)图谱详解,快来看看属于你的本命保护神是哪位?

(100) 閱讀

六十甲子神,是中国道教神明尊称,又称太岁星君。太岁,原本是天上木星的名字,因为木星每十二个月运行一次,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太岁既是星辰,也是民间奉祀的神灵。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叫干支纪年法,由十个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 、辛、壬、癸)和十二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依次轮流搭配而成,六十年为一个周期,称为一甲子。传说在这六十年里,每一年天上都会派一位神仙出来值年,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与祸,也掌管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旦夕祸福,老百姓尊称这些神仙为值年太岁,六十年就有六十位太岁,所以统称为六十甲子神。

閱讀更多
03 Nov
上香被烫 = 吉凶预兆?道教正信:这是祖师在提醒你 “修身自省”!

上香被烫 = 吉凶预兆?道教正信:这是祖师在提醒你 “修身自省”!

(100) 閱讀

敬香时被香烫伤,是不少人都有过的经历。很多人会将这一偶然现象附会为吉凶预兆,甚至因此心神不宁、影响身心状态,陷入迷信而不自知。但事实上,这类说法并无道教经典直接依据,纯属民间附会之谈。道教正信秉持“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”的核心理念,认为与其执着于烫伤的所谓“预兆”,不如将其转化为修身自省的契机,反观己身言行、校准心念方向,这才是敬香修行的本义。

閱讀更多
03 Nov

“相由心生”,这可不是一句空话!

(100) 閱讀

许多人认为面相是遗传,其实不全是。道家认为,人的面相是内心世界和命运的外在反映,人的思想、行为、品德等会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,善恶、福祸等都会在面相上有所体现。看面相时,常会把面部划分为命宫、财帛宫、兄弟宫、田宅宫、男女宫、奴仆宫、妻妾宫、疾厄宫、迁移宫、官禄宫、福德宫、相貌宫等,这就是面部十二宫。每一宫对应人生的不同方面,如事业、财运、家庭等。

閱讀更多
03 Nov
什么是本命年?什么是太岁?2026年,这些生肖一定要注意!

什么是本命年?什么是太岁?2026年,这些生肖一定要注意!

(100) 閱讀

众所周知,本命年之人会面临“犯太岁”的情况,但这是否意味着仅有本命年需要留意呢?其实不然。依据“四柱八字”的命理学理论,只要个人八字与当年太岁存在值、冲、刑、害、破的关联,皆属于“犯太岁”的范畴,需多加留意。

閱讀更多
02 Nov

让我们一起走进道教,了解“天尊、帝君、真君、星君、元君”这些神仙的称谓都有哪些区别?

(100) 閱讀

让我们一起走进道教,了解“天尊、帝君、真君、星君、元君”这些神仙的称谓都有哪些区别?

閱讀更多
02 Nov

关于寒衣节|太乙救苦天尊:接引亡魂、度化冥途的慈悲圣者!

(100) 閱讀

太乙救苦天尊,简称太乙天尊、救苦天尊,乃道教至尊神祇,亦有青玄大帝、青华大帝、寻声救苦天尊、十方救苦天尊等诸多尊号。其诞辰定于农历十一月十一日,据道教经典所载,天尊居于“东方青华长乐世界”妙严宫(“严”亦作“岩”),既能引渡受苦亡魂超脱往生,亦能为积德行善、明晓玄道而功德圆...

閱讀更多
02 Nov

太岁信仰的来历

(100) 閱讀

俗话说:“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?”太岁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有名的凶神,平时对于难惹的人,也称他太岁;对于长相凶恶的人,也说他像太岁一般。那么,太岁究竟是什么? 太岁与古代的星体崇拜有直接关系。 中国古代有两种观测星体以制定历法的方法:一种是把天空按岁星的视运动路径自北向西、向南、向东(即所谓右旋)划...

閱讀更多
02 Nov

你从哪里来,又到哪里去?来看道教如何回答这一终极命题!

(100) 閱讀

在东西方哲学体系中存在三个终极问题:我是谁,我从哪里来,我的人生要归往何处?

表面上看,这是在探讨人生之意义,若要向更宏观处追问,此处之“我”可以代表古往今来、四维上下一切物质与存在。人生意义的延伸,便是宇宙的来处与归处。

閱讀更多
01 Nov

相由心生不是玄学!道家这句“有心无相,相随心生”,道破面相密码

(100) 閱讀

  你的脸,藏着你的心;你的心,映着你的命运。古人早有箴言:“有心无相,相逐心生;有相无心,相随心灭。” 所谓面相,从来不是静止的皮囊,而是内心的外在投射。 心性流转,相貌亦会悄然改变:心怀善念者,眉宇间自会流露温润谦和;心藏恶意者,神情中难免显露刻薄疏离。 善恶藏于...

閱讀更多
31 Oct

为何消灾解厄、求子求福要拜慈航真人?

(100) 閱讀

慈航真人圆通自在天尊宝诰 志心皈命礼。 庄王育秀,受帝命而诞生。教阐南洋,奉敕旨而救劫。随声应感,动念垂慈。圣德昭彰,玄功莫测。幽显昭苏而蒙恩济度,品物感赖而荷惠生成。外道仰依,邪魔归正。大悲大愿,大圣大慈。寻声救苦救难,随心消厄消灾。碧落洞天帝主,圆通自在天尊。 在道教神系中,慈航真人地位尊...

閱讀更多
31 Oct

不止财神!赵公明的隐藏神职,横跨三界!

(100) 閱讀

在道教神系之中,财神赵公明的名号可谓家喻户晓、如雷贯耳。世人对他的认知,多聚焦于“掌管天下财富”这一核心职司,却鲜少知晓,赵元帅的神职范畴远比想象中更为广博。

閱讀更多
31 Oct
“运气”其实是可以改变的,方法也很简单!

“运气”其实是可以改变的,方法也很简单!

(100) 閱讀

虽然一切皆有定数,老天自有安排,不是什么都不去做,只有到了一定境界,才能理解个中的玄机。人若感到诸事不顺时,一定是内心阴郁忧愁积累太过的结果,这种不知不觉的阴性能量积累在身,是不易排出的,此时需要保持阳光的心态,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,以行善积德的行为来生发内心的光芒,逐渐净化遣散内心的阴云雾霾,气运磁场也就慢慢随之改变……

閱讀更多
30 Oct

道教咒语 | 斗府雷雨判官咒

(100) 閱讀

  此咒核心是召唤九天雷火体系的力量,先呼请九天都、火部神王等神明,搭配夔龙、飞虎、麒麟等神兽与九天雷火、七星霹雳火等,再以 “百万神兵”“五帝节钺” 的阵仗,辅以 “山倾水陷”“飞沙走石” 的威势震慑魔道,随后明确针对鬼精、古木恶庙等邪祟,宣称要将其化为飞灰、永劫尘迷,催促邵阳公弼闾不渐等神明急起行动,确保雷火之力快速降临,完成镇压邪祟、彰显法威的目的。

閱讀更多
30 Oct

道教“十大女神仙”,执掌山海,心怀苍生!

(100) 閱讀

道教是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,距离张道陵天师创立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。道教是在道家黄老思想基础上,并结合原始神仙信仰崇拜发展而来。

在道教思想体系中,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 的理念贯穿始终,深刻彰显了对阴阳和谐、男女平等的尊崇态度。今天,我们就来认识道教体系中的十位传奇女神仙,她们不仅是神话中的人物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。

閱讀更多
30 Oct

11月生肖好运榜!这4个生肖要迎转机!

(100) 閱讀

马上就要进入11月了,天气慢慢转凉,但有些生肖的生活却要 “热起来”—— 之前没抓住的机会、没赚到的小钱、没遇到的缘分,可能都要在11月悄悄落地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生肖牛、猪、鸡、羊的 11 月小转机,帮你看清 “哪些地方可以多上心”,抓住身边的小好运!

閱讀更多
29 Oct
重阳节|九月初九,祖天师、斗姆元君及道教众仙飞升日!持诵宝诰获福无量!

重阳节|九月初九,祖天师、斗姆元君及道教众仙飞升日!持诵宝诰获福无量!

(100) 閱讀

今日是九月初九重阳节,又称登高节、重九节、九月九、晒秋节、茱萸节、菊花节等,是汉族的传统节日。 《易经》中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九月九日,日月并阳,两九相重,故曰重阳,也叫重九。且九为阳之至尊,数之极致,是驱邪荡秽、扶阳固本、九转祈愿的重要时节。 重阳节的源头,可追溯到先秦之前。...

閱讀更多
29 Oct

九九重阳:登金阙朝圣真,静夜稽首礼北辰

(100) 閱讀

农历九月初九,在道教意义重大,从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是九皇诞盛会之期。重阳节亦是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母元君、右弼星君等尊神圣诞,而道教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、真武玄天上帝等尊神都于此日功德圆满升仙。所以,九月初九这天道观内会有很多信众前来朝拜圣真。

閱讀更多
28 Oct

道教居士必知!皈依后要做的 7 件事,从 “形式皈依” 到 “真实践行”

(100) 閱讀

取得道教皈依证后,从形式上讲便成为道教居士,而欲成名副其实的有道之士,需以“尊道贵德,礼奉三宝,尊师重教,依教修持” 为总纲,在日常中践行真功真行。具体修持可归为以下七端:

閱讀更多
28 Oct
探寻道家九字真言“临兵斗者,皆阵列前行”:以道为锋,破局而上!

探寻道家九字真言“临兵斗者,皆阵列前行”:以道为锋,破局而上!

(100) 閱讀

道家九字真言“临兵斗者,皆阵列前行”,又名六甲秘祝,是道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閱讀更多
28 Oct

服食北斗九星精气法门

(100) 閱讀

北斗在道教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,道士做法时的步罡踏斗,即是依北斗七星排列的方位而进行。

閱讀更多
28 Oct

太乙救苦天尊是如何寻声感赴,济度众生的?

(100) 閱讀

太一救苦天尊位列六御之中,乃济拔幽冥、救度众生之主,道教炼度亡魂的科仪法事,皆以其为核心尊神,仰仗其神力接引亡魂脱离苦海。

閱讀更多
23 Oct
关于寒衣节:从道教传统来看,中国人如何与逝去的亲人对话?

关于寒衣节:从道教传统来看,中国人如何与逝去的亲人对话?

(100) 閱讀

寒衣节又名“祭祖节”“冥阴节”,与清明、中元并称的三大“鬼节”之一;更位列道教五腊日之“民岁腊”,是东皇大帝诞辰的重要日子,自古便是华夏大地庄重的祭祀盛典。

 

閱讀更多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