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ail: service@longhuzhengyi.com

28 Oct

太乙救苦天尊是如何寻声感赴,济度众生的?

(100) 閱讀

太乙救苦天尊宝诰

至心皈命礼     

青华长乐界,东极妙严宫。七宝芳骞林,九色莲花座。万真环拱内,百亿瑞光中。玉清灵宝尊,应化玄元始。浩劫垂慈济,大千甘露门。妙道真身,紫金瑞相。随机赴感,誓愿无边。大圣大慈,大悲大愿。十方化号,普度众生。亿亿劫中,度人无量。寻声赴感,太乙救苦天尊,青玄上帝。

道教先天诸神体系中,最上者为三清天尊,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灵宝天尊与太清道德天尊;其下则有昊天六御宸尊,包括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、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、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、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、南极长生大帝,以及东极青华大帝(又称青玄九阳上帝、太一救苦天尊)。


太一救苦天尊位列六御之中,乃济拔幽冥、救度众生之主,道教炼度亡魂的科仪法事,皆以其为核心尊神,仰仗其神力接引亡魂脱离苦海。

太乙救苦天尊名号有何意义?

三外老夫郑所南在《太极祭炼内法议略卷下》(后文引语皆出于此)中言:“诸经诸法诸书之内,‘太一’二字屡见不鲜,难以一一详论。唯太一天尊所涉‘太一’二字,尤为精妙玄微。太者,至极之谓也;一者,不二之谓也。若能悟得此至极不二之理,坚守那至极不二之天然本真,则精神魂魄悉皆凝聚而不散逸,脱离诸般边际桎梏,非空非色,寂然不动,浑然归于至真之境,复还我本然天眞之体。此之‘一’,非数量之‘一’,实乃我本来具足之天然本性;以这不二之真统摄众魂散乱不一之妄心,随顺机缘现化救度,是名太一天尊。总摄万法归于一体,却不执于一体之相,复归我之天然本真于太极未萌、无有朕兆之前——彼时无形无名,非同非异,故曰‘太一’。臻于此境,则道之假名亦泯然无迹,何况于有形之数?此应化之真体,实是不得已而立‘天尊’之名耳。”


《太上说太一救苦护身保命妙经》有云:“东方长乐世界,有大慈仁者太一救苦天尊,化身无量如恒河沙数,随众生呼声应化其间。老君问于元始天尊:‘此圣威德广布,变化无穷以救生灵,其由来何自?历劫修行几何?愿天尊应机宣说,以启众蒙。’天尊答曰:‘此圣,在天号太一福神,在世号大慈仁者,在地狱号日耀帝君,摄伏外道邪祟时号狮子明王,在水府号洞渊帝君。汝乃吾之炁所化,吾为汝之根本,汝知吾知,本自同源。此圣实乃九阳之精,亦是元始天尊应化之身。’观元始、老君亦对其尊礼称扬,足见此圣之德望崇高,其教法之深重也。

太一救苦天尊圣号全称为:“青华长乐界,东极妙严宫,七宝芳骞林,九色莲花座,万真环拱侍,百亿瑞光中,玉清灵宝尊,应化玄元始,浩劫垂慈济,大千甘露门。应化色身,紫金瑞相,大圣大慈,大悲大愿,寻声赴感,太一救苦天尊”,另有‘青玄上帝’之号。此等称谓,皆是以境喻真、假名显实,实乃不得已而立之徽美圣号,以表其德也。


《道德经》五十一章有言:‘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’。是以《太上说太一救苦护身保命妙经》中,元始天尊亦告太上老君曰:‘此圣(太一救苦天尊)最尊最贵,最圣最灵。

“太一"二字为何做“太乙”

《庄子·天下篇》有“主之以太一”之论,成玄英为之作疏曰:“太者,广大无垠之谓;一者,不二不杂之称。言大道旷荡周遍,无物不包,统摄万有而归于浑通一体,故曰太一也。”


郑所南亦有言:“诸书载述,未有用‘乙’字者,后人恐‘一’字流于具象之数,遂易‘一’为‘乙’。殊不知‘乙’之义与‘一’之玄旨大相径庭,当以‘太一’为正称。”考道教天书云篆,“一”字字形恰与“乙”字相近,后世“太一”多写作“太乙”,或正因于此。综上而言,“太一”为正名,“太乙”则属通俗通行之写法。

太一救苦天尊【为何】能够救济众生?

太一救苦天尊何以能济度众生幽冥苦厄,其理论根基究竟何在?道教炼度亡魂既以太一救苦天尊为核心尊神,何以又有《元始天尊济度血湖妙经》传世?元始天尊与太一救苦天尊之间,究竟存在怎样的关联?


对此,郑所南直言不讳:“此(太一救苦天尊)是九阳之精,固是元始化身。……太一天尊即道也。……《道藏》诸炼度经法,固有主于元始天尊者,然太一天尊,则为济拔幽冥之主也。元始以一炁肇造化,而生万物之根;太一导万物、敛造化,而还一炁之源。元始天尊开其始,太一天尊归其终,论名虽殊,论理则一。”《太一救苦护身妙经》中亦有载:“(元始)天尊曰:‘万物吾生,万灵吾化,遭苦遭厄,当须救之。……汝(太上老君)是吾之气,吾是汝之根,汝知吾知。此(太一救苦天尊)是九阳之精,甚灵甚灵。汝可秘之,不可尽述。’是时,(太上)老君闻天尊言,闭目定神,弹指叩头,咒曰:元元之祖气,妙化九阳精。”


这两段文字清晰阐明:万物(含众生)、万灵(含鬼神)、太上老君乃至太一救苦天尊,皆由元始天尊“元元之祖气”化生而成。而元始天尊本是道的显化,是以道教经文多以“道言”开篇,实则是以天尊之言彰显道之要义。化生之后,诸圣“缘感立形”,示现虽有不同,本质却无分别,皆为道之所化、与道同体。一切万有源于道,终复归于道,与道合真。细品元始、太一、太上之名,实则皆是道的别名,恰如“论名虽殊,论理则一”。故郑所南直言“太一天尊即道也”——元始天尊开造化之始,太一天尊收造化之终,太上老君运造化之中,代道行化,各有职司。而十方世界无不由道化生、由气贯通,亦即是太一救苦天尊之神力所及,因此经中言“尔时救苦天尊遍满十方界”。

太一救苦天尊与万物万灵在本质上同禀一气,无有异同、无有间隔,有感即应、此感彼通,捷于影响。是以其能济度众生、“神通无量”,绝非无知之迷信,实有坚实的理论根基。道教以道立教,名副其实,不亦宜乎!


至于众生何以深陷生死苦厄,《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》给出答案:“良由下界众生,本身自昧,遭苦遭厄”,“只缘贪婪爱欲,迷失本真”,“自作自受,犹响应声。终劫说之,亦难穷尽。略举其要:夫人之禀生,同资一气;及乎诞育,命系三元;寿夭吉凶,富贵贫贱,种种罪福,善恶生死,各逐宿命根元,悉有报应,随其业力,永不差移。”郑所南亦补充:“人之生也,耳驰于声,目驰于色,念念之间,以万事分其天真之一,故众生死而为长夜之魂。悟万化,还其天真之一,故太一天尊能救幽魂之苦。……老子曰:‘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神得一以灵。’庄子曰:‘子得一,万事毕。’幽魂苦爽得一,而不受度更生乎?”

太一救苦天尊【如何】够救济众生?

道教炼度亡魂之法,皆以太一救苦天尊为核心尊神。郑所南有言:“元始以一炁肇造化,而生万物之根;太一导万物、敛造化,而还一炁之源。元始天尊开其始,太一天尊归其终”,明确定位太一救苦天尊“为济拔幽冥之主也”。《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·卷中》亦云:“一切罪魂,须悟本真,乘光超度,皆得生天。”《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》载:“即令亡者……随愿往生东方净土,闻经听法,面对天尊,衣食自然,逍遥快乐,展转托生,成无上道。”《太一救苦护身妙经》更直言:“若有众生,为七祖九先、门人同学、夫妻男女,身殁之后,流滞寒庭,未得托生,但当存思,念诵圣号,自然出离阴境,便得生天。”


太一救苦天尊之慈悲救度,不仅限于拔度亡魂。《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》赞曰:“救苦天尊,遍满十方界,常以威神力,救拔诸众生,得离于迷途。众生不知觉,如盲见日月。我本太无中,拔领无边际。庆云开生门,祥烟塞死户。初发玄元始,以统祥感机。救一切罪,度一切厄。”世间受苦受难之众生,只要诚心念诵太一救苦天尊圣号,天尊便会“寻声救苦”,助其脱离厄难。《太一救苦护身妙经》与《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·卷中》皆载:“天尊告老君曰:汝可举声唱太一之名,使仙官齐咏,自然应化现身。”《道教灵验记·张仁表念太一救苦天尊验》亦有实例:“(张仁表)即高声念太一救苦天尊十馀声。牵顿者皆笑曰:临渴穿井,事同噬脐,胡可得也?既闻众笑,不阻其念,更唱十馀声,其调哀楚,其音悲切,亦泪下沾衣。如是忽有赤光,照其左右,牵顿者一时舍去,独在光明之中。顾盼四方,山川明媚,云物闲暇。顷之,天尊与侍从千馀人,现其前矣。”正如《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》所云:“首过请福,自下之高。谢罪求恩,由心入道。……神运感通,自获灵应。”


《太一救苦护身妙经》有载,太一救苦天尊寻声赴感、救度无方,凡众生身处各类厄难,诚心持念圣号、观转此经,皆能蒙恩得解:


若遭疾疫侵扰,病痛缠绵难愈,焚香念诵圣号、勤转此经,疾患自会退散,身得安宁康泰;若求官觅职之际,遭奸佞构陷、嫉妬丛生,一心持诵圣号、敬转此经,自能令是非不生,终得高迁禄秩;若泛涉江海之时,遇风浪惊涛、鱼龙窥伺,存思圣号、一心默念,便可平安达岸,无有害伤;若逢雷霆霹雳、风雨骤至,心神惊怖难安,持诵圣号、凝志存思,自能神气清爽,魂魄安定;若父母师资、六亲失和,兄弟乖离疏隔,持诵圣号、勤转此经,必感六亲和睦,父慈子孝、兄友弟恭;若帝王国主面临叛臣作乱、兵火连年,或风雨不调、万民涂炭,只要持斋洁戒、念诵圣号、敬转此经,便得风雨顺时、叛臣败露,国泰民安;若遭邪精鬼贼妄来侵害,存思圣号、专心持诵,妖魅自退,鬼贼消亡;若往来山林之间,被虫蛇禽兽奔突所伤,持诵圣号、凝志存思,禽虫自会退避,不敢来扰;若女子怀胎临产,艰危难安,存思圣号、一心默念,自感真气护佑,无痛无伤,诞育智慧之男、有相之女,六根具足,母子团圆;若男子女子慕道求仙,无论在家出家、养性修命,持诵圣号、勤转此经,终将功行圆满,得白日升天;若频遭枷锁禁锢,身陷牢狱、呻吟难诉,存思圣号、专心持诵,便得解脱厄难,出离囹圄;若七祖九先、门人同学、夫妻男女身殁之后,流滞寒庭、未得托生,持诵圣号、一心存思,自能出离阴境,往生天界;若为冤家牵引、缠缚不休,持诵圣号、凝志存思,便可化解冤仇,断除缠累。

太乙救苦天尊的尊容与居处

既然炼度救度需“存思”天尊圣容,如《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·卷中》所言:“于是诸仙真人齐声称咏太一救苦天尊之名,想见天尊乘五色祥云九头狮子”,便需明了天尊“应化色身,紫金瑞相”的具体模样。


《道教灵验记·张仁表念太一救苦天尊验》中,详细记述了天尊亲身示现的圣像:“天尊坐五色莲花之座,垂足二小莲花中,其下有五色狮子,九头共捧其座,口吐火焰,绕天尊之身。于火焰中,别有九色神光,周身及顶,光焰锋鋩外射,如千万枪剑之形。覆七宝之盖,后有骞木宝花,照曜八极。真人力士、金刚神王、玉女玉童,充塞侍卫。阴阳太一四十六神,自领队从,亦侍左右。云车羽盖,徧满空中。……以吾此像,广示于人。”《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·卷中》亦载其“乘五色祥云九头狮子”“乘九头狮子金莲翠叶之座”,可见天尊的坐骑乃是九头雄狮。


太一救苦天尊本为“九阳之精”,其法身核心暗合“一”(太一)与“九”(九阳)之数,而乘坐九头狮子的圣像,正是这一核心意蕴的具象化示现。


太一救苦天尊的应化圣境,为东方长乐世界。《太一救苦护身妙经》与《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·卷中》皆明载:“此东方长乐世界,有大慈仁者,太一救苦天尊。”天尊救度亡魂,接引其随愿往生东方净土,这便是道教所传的东方净土法门。


经中常言“尔时救苦天尊遍满十方界”,郑所南亦阐释:“然则太一天尊,非实居东方也。东方乃天地之生炁,托言东方为现化之境,以溥生生之恩焉。”(“溥”意为广布),点明东方非实指方位,而是借天地生炁充盈的象征,彰显天尊广施救度、滋养万有的慈悲愿力。

道教净土:东方长乐世界

《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》(又称《三官经》)有载:“天尊言:雠人冰泮,冤家债主自消自灭。孤魂等众,九玄七祖,四生六道,轮回生死,出离地狱,即往东极天界,救苦门庭。救苦地上好修行,只有天堂无地狱。阎王一见,不敢高声。童子夜叉,擎拳拱手。牛头马面,总尽皈依。一十八重地狱,狱狱逍遥。三十三天天宫,宫宫自在。超生天堂之境,即无地狱之声。出离地狱,永离苦难。径往人天,超生净土,快乐无量。一去一来,无罣无碍。”


高雄道德院住持翁太明在《道教太乙净土》中谈及:“佛教今日之兴盛,盖因其有方便易行的西方极乐净土法门,可接引众生往生。而我道教在《三官感应妙经》与《太一救苦护身妙经》中早有明载,东极长乐界救苦门庭,便是道教专属的净土法门。……道教属东方甲乙木之教,故特重东方长生极乐净土。俗语云:‘日出东方,日落西方。’是以我东方长生净土法门,专司度生度死之救度大业,既是世人在世信仰、寻求精神寄托的无上妙法,亦是百年之后冀望灵魂往生长乐净土的最佳归宿。”


《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·卷下》亦劝谕世人:“人生几何,易生易灭。如彼石火,不得长久;如彼浮沤,岂能坚固?生老病死,日夜相侵,变灭不常,须臾散坏。宜尔忘乎目,则光溢无极;泯乎耳,则心识常渊。两机俱忘,淳淳全全,合乎大方;溟溟涬涬,合乎无伦。我之所维,与天地共为长久。”

最近的文章

05 Nov

丙午太岁文哲大将军传

(100) 閱讀

丙午太岁之神,乃明时贤达王缜也。公字文哲,东莞人士,其生平端方,德业昭彰,堪称一代循吏之典范。

閱讀更多
05 Nov

天书云篆:明清天师符兼张恩溥天师所传法符赏析(下)

(100) 閱讀

天师镇水符 拓片 清代 纵112 cm 横51 cm 原碑立于陕西勉县武侯祠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神可通天 元神直捧一封书,一道寒光射太虚。 径达玉京金阙去,玄恩星火下元衢。 呼天叱吒 叱吒望空将令打,不识元神召使者。 天高星远岂能闻,从便之乎并也者。 金光召雷 金光灼灼照雷城,百万雷兵...

閱讀更多
05 Nov

八字为何能“说命”?从性格到财运,它到底能算出哪些人生答案?

(100) 閱讀

 中国文化,从开创以来,一直以来都与命理相关;因为众经之首的《易经》,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就有了,而且它本身就是一部占卜的书。 以此为点,繁衍了诸多不同的数术,大体有:八字、紫微、星命、奇门、六爻、六壬(大小)、风水、面相等等,都从不同侧面探讨了人生命理的知识、文化体系。所以,近来有不少读者来问...

閱讀更多
05 Nov

向神明许愿灵不灵?先看方法对不对!

(100) 閱讀

许愿,是心怀恳切向神明祈求护佑,盼所念之事得偿所愿;还愿,则是心愿实现后,郑重兑现对神明许下的承诺,以报护佑之恩。

閱讀更多
04 Nov

六十甲子神(太岁)图谱详解,快来看看属于你的本命保护神是哪位?

(100) 閱讀

六十甲子神,是中国道教神明尊称,又称太岁星君。太岁,原本是天上木星的名字,因为木星每十二个月运行一次,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太岁既是星辰,也是民间奉祀的神灵。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叫干支纪年法,由十个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 、辛、壬、癸)和十二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依次轮流搭配而成,六十年为一个周期,称为一甲子。传说在这六十年里,每一年天上都会派一位神仙出来值年,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与祸,也掌管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旦夕祸福,老百姓尊称这些神仙为值年太岁,六十年就有六十位太岁,所以统称为六十甲子神。

閱讀更多
03 Nov
上香被烫 = 吉凶预兆?道教正信:这是祖师在提醒你 “修身自省”!

上香被烫 = 吉凶预兆?道教正信:这是祖师在提醒你 “修身自省”!

(100) 閱讀

敬香时被香烫伤,是不少人都有过的经历。很多人会将这一偶然现象附会为吉凶预兆,甚至因此心神不宁、影响身心状态,陷入迷信而不自知。但事实上,这类说法并无道教经典直接依据,纯属民间附会之谈。道教正信秉持“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”的核心理念,认为与其执着于烫伤的所谓“预兆”,不如将其转化为修身自省的契机,反观己身言行、校准心念方向,这才是敬香修行的本义。

閱讀更多
03 Nov

“相由心生”,这可不是一句空话!

(100) 閱讀

许多人认为面相是遗传,其实不全是。道家认为,人的面相是内心世界和命运的外在反映,人的思想、行为、品德等会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,善恶、福祸等都会在面相上有所体现。看面相时,常会把面部划分为命宫、财帛宫、兄弟宫、田宅宫、男女宫、奴仆宫、妻妾宫、疾厄宫、迁移宫、官禄宫、福德宫、相貌宫等,这就是面部十二宫。每一宫对应人生的不同方面,如事业、财运、家庭等。

閱讀更多
03 Nov
什么是本命年?什么是太岁?2026年,这些生肖一定要注意!

什么是本命年?什么是太岁?2026年,这些生肖一定要注意!

(100) 閱讀

众所周知,本命年之人会面临“犯太岁”的情况,但这是否意味着仅有本命年需要留意呢?其实不然。依据“四柱八字”的命理学理论,只要个人八字与当年太岁存在值、冲、刑、害、破的关联,皆属于“犯太岁”的范畴,需多加留意。

閱讀更多
02 Nov

让我们一起走进道教,了解“天尊、帝君、真君、星君、元君”这些神仙的称谓都有哪些区别?

(100) 閱讀

让我们一起走进道教,了解“天尊、帝君、真君、星君、元君”这些神仙的称谓都有哪些区别?

閱讀更多
02 Nov

关于寒衣节|太乙救苦天尊:接引亡魂、度化冥途的慈悲圣者!

(100) 閱讀

太乙救苦天尊,简称太乙天尊、救苦天尊,乃道教至尊神祇,亦有青玄大帝、青华大帝、寻声救苦天尊、十方救苦天尊等诸多尊号。其诞辰定于农历十一月十一日,据道教经典所载,天尊居于“东方青华长乐世界”妙严宫(“严”亦作“岩”),既能引渡受苦亡魂超脱往生,亦能为积德行善、明晓玄道而功德圆...

閱讀更多
02 Nov

太岁信仰的来历

(100) 閱讀

俗话说:“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?”太岁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有名的凶神,平时对于难惹的人,也称他太岁;对于长相凶恶的人,也说他像太岁一般。那么,太岁究竟是什么? 太岁与古代的星体崇拜有直接关系。 中国古代有两种观测星体以制定历法的方法:一种是把天空按岁星的视运动路径自北向西、向南、向东(即所谓右旋)划...

閱讀更多
02 Nov

你从哪里来,又到哪里去?来看道教如何回答这一终极命题!

(100) 閱讀

在东西方哲学体系中存在三个终极问题:我是谁,我从哪里来,我的人生要归往何处?

表面上看,这是在探讨人生之意义,若要向更宏观处追问,此处之“我”可以代表古往今来、四维上下一切物质与存在。人生意义的延伸,便是宇宙的来处与归处。

閱讀更多
01 Nov

相由心生不是玄学!道家这句“有心无相,相随心生”,道破面相密码

(100) 閱讀

  你的脸,藏着你的心;你的心,映着你的命运。古人早有箴言:“有心无相,相逐心生;有相无心,相随心灭。” 所谓面相,从来不是静止的皮囊,而是内心的外在投射。 心性流转,相貌亦会悄然改变:心怀善念者,眉宇间自会流露温润谦和;心藏恶意者,神情中难免显露刻薄疏离。 善恶藏于...

閱讀更多
31 Oct

为何消灾解厄、求子求福要拜慈航真人?

(100) 閱讀

慈航真人圆通自在天尊宝诰 志心皈命礼。 庄王育秀,受帝命而诞生。教阐南洋,奉敕旨而救劫。随声应感,动念垂慈。圣德昭彰,玄功莫测。幽显昭苏而蒙恩济度,品物感赖而荷惠生成。外道仰依,邪魔归正。大悲大愿,大圣大慈。寻声救苦救难,随心消厄消灾。碧落洞天帝主,圆通自在天尊。 在道教神系中,慈航真人地位尊...

閱讀更多
31 Oct

不止财神!赵公明的隐藏神职,横跨三界!

(100) 閱讀

在道教神系之中,财神赵公明的名号可谓家喻户晓、如雷贯耳。世人对他的认知,多聚焦于“掌管天下财富”这一核心职司,却鲜少知晓,赵元帅的神职范畴远比想象中更为广博。

閱讀更多
31 Oct
“运气”其实是可以改变的,方法也很简单!

“运气”其实是可以改变的,方法也很简单!

(100) 閱讀

虽然一切皆有定数,老天自有安排,不是什么都不去做,只有到了一定境界,才能理解个中的玄机。人若感到诸事不顺时,一定是内心阴郁忧愁积累太过的结果,这种不知不觉的阴性能量积累在身,是不易排出的,此时需要保持阳光的心态,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,以行善积德的行为来生发内心的光芒,逐渐净化遣散内心的阴云雾霾,气运磁场也就慢慢随之改变……

閱讀更多
30 Oct

道教咒语 | 斗府雷雨判官咒

(100) 閱讀

  此咒核心是召唤九天雷火体系的力量,先呼请九天都、火部神王等神明,搭配夔龙、飞虎、麒麟等神兽与九天雷火、七星霹雳火等,再以 “百万神兵”“五帝节钺” 的阵仗,辅以 “山倾水陷”“飞沙走石” 的威势震慑魔道,随后明确针对鬼精、古木恶庙等邪祟,宣称要将其化为飞灰、永劫尘迷,催促邵阳公弼闾不渐等神明急起行动,确保雷火之力快速降临,完成镇压邪祟、彰显法威的目的。

閱讀更多
30 Oct

道教“十大女神仙”,执掌山海,心怀苍生!

(100) 閱讀

道教是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,距离张道陵天师创立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。道教是在道家黄老思想基础上,并结合原始神仙信仰崇拜发展而来。

在道教思想体系中,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 的理念贯穿始终,深刻彰显了对阴阳和谐、男女平等的尊崇态度。今天,我们就来认识道教体系中的十位传奇女神仙,她们不仅是神话中的人物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。

閱讀更多
30 Oct

11月生肖好运榜!这4个生肖要迎转机!

(100) 閱讀

马上就要进入11月了,天气慢慢转凉,但有些生肖的生活却要 “热起来”—— 之前没抓住的机会、没赚到的小钱、没遇到的缘分,可能都要在11月悄悄落地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生肖牛、猪、鸡、羊的 11 月小转机,帮你看清 “哪些地方可以多上心”,抓住身边的小好运!

閱讀更多
29 Oct
重阳节|九月初九,祖天师、斗姆元君及道教众仙飞升日!持诵宝诰获福无量!

重阳节|九月初九,祖天师、斗姆元君及道教众仙飞升日!持诵宝诰获福无量!

(100) 閱讀

今日是九月初九重阳节,又称登高节、重九节、九月九、晒秋节、茱萸节、菊花节等,是汉族的传统节日。 《易经》中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九月九日,日月并阳,两九相重,故曰重阳,也叫重九。且九为阳之至尊,数之极致,是驱邪荡秽、扶阳固本、九转祈愿的重要时节。 重阳节的源头,可追溯到先秦之前。...

閱讀更多
29 Oct

九九重阳:登金阙朝圣真,静夜稽首礼北辰

(100) 閱讀

农历九月初九,在道教意义重大,从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是九皇诞盛会之期。重阳节亦是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母元君、右弼星君等尊神圣诞,而道教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、真武玄天上帝等尊神都于此日功德圆满升仙。所以,九月初九这天道观内会有很多信众前来朝拜圣真。

閱讀更多
28 Oct

道教居士必知!皈依后要做的 7 件事,从 “形式皈依” 到 “真实践行”

(100) 閱讀

取得道教皈依证后,从形式上讲便成为道教居士,而欲成名副其实的有道之士,需以“尊道贵德,礼奉三宝,尊师重教,依教修持” 为总纲,在日常中践行真功真行。具体修持可归为以下七端:

閱讀更多
28 Oct
探寻道家九字真言“临兵斗者,皆阵列前行”:以道为锋,破局而上!

探寻道家九字真言“临兵斗者,皆阵列前行”:以道为锋,破局而上!

(100) 閱讀

道家九字真言“临兵斗者,皆阵列前行”,又名六甲秘祝,是道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閱讀更多
28 Oct

服食北斗九星精气法门

(100) 閱讀

北斗在道教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,道士做法时的步罡踏斗,即是依北斗七星排列的方位而进行。

閱讀更多
28 Oct

太乙救苦天尊是如何寻声感赴,济度众生的?

(100) 閱讀

太一救苦天尊位列六御之中,乃济拔幽冥、救度众生之主,道教炼度亡魂的科仪法事,皆以其为核心尊神,仰仗其神力接引亡魂脱离苦海。

閱讀更多
23 Oct
关于寒衣节:从道教传统来看,中国人如何与逝去的亲人对话?

关于寒衣节:从道教传统来看,中国人如何与逝去的亲人对话?

(100) 閱讀

寒衣节又名“祭祖节”“冥阴节”,与清明、中元并称的三大“鬼节”之一;更位列道教五腊日之“民岁腊”,是东皇大帝诞辰的重要日子,自古便是华夏大地庄重的祭祀盛典。

 

閱讀更多

留言